沈梓鑫(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
江飛濤(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產業融合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員)
4月19日,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將重點從五方面發力,持續做強做優做大我國數字經濟。其中,在產業創新發展方面,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生態主導型企業,加快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支持平臺企業在引領發展、創造就業、國際競爭中大顯身手。
當前,在促進數字經濟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發展方面,以興趣電商為代表的消費互聯網正在成為牽引制造業企業盈利模式、生產經營模式與價值創造模式轉變以及生產端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力量。
以“短視頻+直播平臺”為特征的興趣電商是一種消費互聯網新型態,具有成本低、用戶廣、社交屬性強、動態性和流動性高等特征,這種平臺組織方式的普及迎合了近年來以“看經濟”“快時尚”為引領的消費市場新潮流。承載短視頻和網絡直播的數字化平臺在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的過程中,突破了地域限制,不僅為實體經營者提供了便捷多樣的銷售渠道,而且助力制造業企業實現設計、生產和管理方式上的變革,以數字化賦能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第一,短視頻和直播平臺促使企業盈利能力重塑,從銷售規模主導轉向市場需求響應能力的提升。原本包括紡織服裝鞋帽制造業、農副產品加工、食品制造業等在內的傳統勞動密集型制造業企業,多以薄利多銷為競爭優勢,生產規模和銷售規模是決定企業盈利能力的主要因素,而當短視頻和直播平臺出現以后,生產廠商縮短了與消費者之間的時空距離,數字時代的企業盈利能力主要取決于企業對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的響應速度和能力。
第二,短視頻和直播平臺引導企業轉型動力改變,從供給創造需求轉變為需求牽引生產方式創新。傳統生產銷售模式下,實體企業經由中間商和實體店將產品出售給消費者,處于供給端的生產企業通常面臨反饋周期長、庫存積壓和回款周期長等問題,中小企業需承擔供需不匹配、產品滯銷和資金鏈斷裂等多重風險。短視頻、直播平臺以“內容”為紐帶,能夠加強實體經濟中生產與消費的互動,為商品和服務提供了重要的渠道,將消費者的需求滲透到實體企業的設計、生產和庫存管理模式的變化中。廠商通過短視頻、直播平臺了解到消費者的“痛點”,直接從生產端完善產品的設計,打造更符合消費者實際需求的產品爆款。
第三,短視頻和直播平臺助力企業價值創造實現,從現有價值分配拓展為潛在市場新價值的挖掘。相較于文字、圖片信息,個性化短視頻和直播互動具有傳播快、易制作、流量多等獨有特點,在連接經濟主體、創造價值和分配價值的機制上也有所不同。隨著短視頻和直播等數字化平臺的引入,制造業價值創造范式和價值分配機制發生變化。在實體經濟與數字化平臺的融合發展中,制造業企業從向用戶提供產品本身價值拓展到對服務價值、體驗價值、信息價值、網絡價值等潛在市場價值的挖掘創造。
與此同時,興趣電商在助力實體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具有普惠性和分享性特點,不僅能夠為企業個體帶來經營效率和經濟效益的提升,而且能夠為平臺參與者的共同利益乃至經濟社會轉型做出重要貢獻。
一是,微觀層面幫助制造業企業調整模式,提高企業盈利能力。興趣電商平臺已經融合了電商和評價等多樣化功能,在為消費者提供購物體驗的同時,也讓廠家能夠在銷售過程中精準地捕捉市場消費者的偏好變化以及潛在的個性化需求,從而及時做出響應并調整設計、生產、庫存管理和運營銷售模式,縮短生產周期和流程,以更低成本滿足消費者需求,提升企業的市場份額和盈利能力。
二是,中觀層面助力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促進經濟循環暢通。興趣電商平臺通過新的商業模式和電商業態,為制造業企業智能化、數字化轉型升級提供了一種新路徑。制造業企業為了更靈活地承接電商平臺上的大規模、個性化定制訂單,將更為積極地引入數字化的柔性制造系統和智能倉儲物流系統,通過合理分配原材料和產線工人,縮短生產周期,緩解庫存壓力,實現資金回籠,提高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的資金和資源要素流轉效率,暢通經濟循環。
三是,宏觀層面創造更多高質量就業機會,推動就業擴容提質。興趣電商平臺為不同地域、性別和文化背景的內容創造者創造了更多高質量的就業機會。許多原產地商家通過視頻和直播內容向消費者展現美食、生活、鄉村、風土人情和地域文化等主題,吸引了不同圈層消費者的目光。這些內容創造者具有不同的教育、文化背景,既有城市達人也有鄉村人家,但他們都能夠在制造業企業產品數字化推廣的過程中,獲得收益,走出一條獨特的共享價值之路。
為了確保這種價值創造與分配機制具有可持續性和普惠性發展的特點,需從政策上引導平臺生態的良性健康發展,在幫助制造業企業獲取利潤的同時,應確保平臺上的廠商、內容創造者、運營商、消費者等不同參與者都能夠共享利益鏈上的價值創造,助力實現共同富裕。